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专题报道


中老铁路的亮丽明星:陈炳武


发布日期:2019-07-24 信息来源:第二分局 作者:彭永清 摄影:彭永清 字号:[ ] 分享

“经过这位中国医生的治疗,我三年多来的风湿顽疾好的差不多了”,一位穿着花布碎衣的中年老挝籍妇女微笑着对记者说。这位只收笑脸不收钱的医生是谁呢?他就是中老铁路项目一线医生陈炳武。陈炳武同志坚守一线,为建设中老铁路立下汗马功劳。

今年48岁的陈炳武出身中医世家,在老挝工作的3年中,他不仅尽心保障驻地工人的健康,还穿过深山密林,为当地百姓解除病痛,深受当地村民爱戴。

陈医生,医术精湛,攻克建设单位环境的顽固急症,大局意识强,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国家交付的使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鞠躬尽瘁。充分发挥个人的力量。通过自己的不断观察探索以及攻关,赢得了周边居民和沿线兄弟建设职工的信赖。

在老挝琅勃拉邦省香恩县究达伦村的小礼堂里,陈炳武在耐心地询问患者病情,为他们进行诊治。数十位村民依次排队等待看病。等待看病的究达伦村村民白大婶对记者说,她今年45岁,长期患风湿病,膝关节疼痛得难以下地行走。陈医生为她进行了2次针灸治疗,现在已经好多了。她说,“以前膝盖疼得走路都走不了。后来他(陈炳武)来了,给我针灸,开了药,现在行走自如,胃口都好了。”来自香恩县惠好村的西大婶一大早赶来看病。她对记者说:“我以前腿疼,陈医生给扎针贴药,就好多了。”

自2016年进驻项目以来,陈炳武不仅为项目工人看病,还对项目附近的老挝村民伸出援手。渐渐地,村民们都知道在中老铁路工地上有一位医术精湛的陈医生,不时有村民直接找到项目工地求诊。他也曾坐着老挝朋友的摩托车,赶几十公里的山路到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家中去看病。

中老铁路四标段地处老挝琅勃拉邦以南的深山密林及河谷地带,道路艰险,自然环境恶劣。为免除患者的奔波之苦,在项目领导的大力支持之下,2019年新年伊始,陈炳武和他的医护小分队在项目沿线五个村庄展开义诊。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里,他们已巡诊三次,为村民进行体检,为患者送医送药,受益村民达600余人次。陈炳武对记者说,“到这边义诊感受很深刻,看好一个病人,心里都特别高兴。病看好了,老挝人说OK了,心里就很舒服。”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陈医生多年来根据建设环境,掌握施工建设的特点,钻研建设现场易发的疾病,攻克难点,亲自带动了周边村庄的乡村医生,推动当地医疗卫生条件的变化,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特别是在沿线开展义诊活动,解决了属地用工人员家庭健康的后顾之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为我们企业解决了海外成本管理的短板,外籍员工得到了技能锻炼,掌握了建设的一技之长,带动了周边经济发展和生活环境意识。增长了老挝人民的环保健康意识,把最好青春留给工程建设,把最好的时光聚在老挝中老铁路。

进入老挝市场发展的同时互惠了世界居民,打开了共享的大门,激活了友谊的钥匙。为早日促进中老铁路早日通车,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大步向前。

陈炳武同志“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的精神,受到沿线全体职工的爱戴,项目职工喜欢戏称新时代的“喜来乐”。老挝医疗条件差、环境恶劣,陈医生特别是在预防集体性疾病方面,有力的传播了中国文化,唱响了中国声音。绘写了中国故事。为工程建设保驾护航,体现了央企担当精神和大国友好情怀。

陈炳武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干部以及国际主义的精神,表现在他立足岗位,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凝聚共识,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职工都要学习他。学习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学习他“吃苦在先,享受在后”的高尚品格,做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中老铁路项目围绕“创新、友谊、协作、共享”的主线,打造以生命至上为核心的安全文化,以“六高八建”为核心的管理文化,以“工程优质,干部优秀”为核心的廉洁文化,得到了建设各方的认同。

中老铁路是党和国家赋予了非常高的政治意义,将成为造福两国人民的一个伟大工程,我们“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作为海外的电建人,我们发扬了电建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忍耐。”的优良作风,我们全员上下牢固树立信心,紧紧围绕“中老友谊、精品工程、廉洁之路”工作重点,为把中老铁路建设成为新时代中老友谊新象征做出我们的贡献。

中老铁路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对接项目,北起老中边境口岸磨丁,南至老挝首都万象,全长414公里,其中桥梁近62公里,总计75座隧道约198公里。工程于2016年12月全面开工,计划2021年12月建成通车。届时,不仅铁路相通了,两国人民的心也将贴得更近。






【打印】 【关闭】
浏览次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