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建设征途上的开路先锋——记沙河抽水蓄能电站的测绘篇章


发布日期:2025-03-25 信息来源:一公司/中西非公司 作者:尉朵朵 字号:[ ]

勉县北依秦岭,南垣巴山,汉江由西向东悠悠穿过,而在这绵绵巴山深处,浩浩汉水江岸,曾隐秘着一个默默无闻的村落——二道河村,现如今却因沙河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随着可再生能源如风力、太阳能等不稳定电源接入电网的比例不断增加,抽水蓄能在现代电力系统中的作用愈发重要,沙河抽水蓄能电站便是众多在建抽蓄电站的其中之一。陕西沙河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区位于沙沟河,为褒河右岸一级支流,褒河为汉江左岸一级支流。电站上水库位于沙沟河右岸葫芦坝洼地处,下水库位于沙沟河头道河至二道河之间,坝址位于头道河村上游,输水发电系统布置在沙沟河右岸雄厚山体内。电站枢纽由上、下水库、输水系统、地下厂房、地面开关站等建筑物组成,上、下库间原始地形相对高差约600米。

一进入电站施工现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庞大的工程规模。挖掘机、推土机等大型机械在工地上来回穿梭,发出隆隆的轰鸣声,共同奏响一曲建设之歌。

不远处一行人肩扛三脚架,手拿测量仪的忙碌身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醒目,这正是由两位“70后”老师傅和五位“90后”年轻人组成的测量队伍,他们共同肩负着沙河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测量的重任,以其精准的数据和不懈的努力,为项目的顺利推进铺就坚实的基础。

精准测绘 工程精准的把关之眼

在这片繁忙的工地上,项目部测量队如同工程的“神经中枢”,精准测绘是他们手中的“锐利武器”。良好的地质条件是保证抽水蓄能电站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条件之一,而抽水蓄能电站与传统电站不同,所处位置地形复杂,地势落差大,作业面多且复杂,这为前期勘测原始地形带来了不少挑战。

三月的汉中气温逐渐回暖,而山中的寒意却未削减半分,一大早,测量队就开始清点上山测量原始地形要用的GPS接收器、测距仪、水准仪等设备,确认无误后他们便沿着预先规划好的路线,一步步踏勘,一丝不苟地记录下每一个地形特征,山川的走势、河流的流向、植被的分布,这一切都在他们的笔下逐渐清晰起来。为给后续施工和工程量估算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他们深入现场、翻山越岭,测绘地形、采集数据。无论是崇山峻岭还是荒郊野岭,他们都留下了醒目的标志圈设。

在晨曦初露的微光中,他们已整装待发,在夜幕低垂的星光下,他们仍坚守岗位。一个地形便要耗费3~4天的时间,上下库15个部位的地形无疑是一段漫长而艰辛的征程。测量队克服了上下库高差大、林木遮挡导致通视条件差、山体坡度大、交通不便等外部不利因素,采集到了庞大且繁杂的数据,随之而来的便是数据处理,一回到营地测量队又开始挑灯夜战,将白天采集到的庞大数据梳理成清晰的数据地图。

校核控制网、测绘地形、勘察地质、编制测量报告,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他们的智慧和汗水。施工控制网的布设是抽水蓄能电站测量的基础工作,在施工过程中,测量队需要定期对控制网进行复测,以校核和更新控制点的位置和数据,确保施工的准确性。抽水蓄能电站的测量工作对精度要求较高,特别是在控制网的布设和复测过程中,需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监测放样 施工安全的守护之盾

施工放样是通过测量和标记,将设计图纸上的建筑物、结构物、管线等位置准确地转移到实地,确保施工队伍知道在哪里进行挖掘、浇筑、安装等工作,为施工队伍提供明确的施工界限和施工顺序。为确保施工队伍能够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无论是炎炎夏日还是凛冽冬日,测量队员们都坚守在各工作面上。

在工地每一个角落,都有测量队员小心翼翼布置测量点的身影,他们逐个核对、确认点位的准确性。他们以精确的测量减少了因超欠挖导致的安全隐患,如围岩失稳等,确保施工安全。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可预见的因素影响测量精度,为了确保工程顺利推进,他们时刻保持着高度的警惕,一旦发现数据异常,现场立即校正,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设计要求。

在洞挖和明挖过程中,为避免超挖导致的结构不稳定和欠挖导致的后续处理困难,测量队始终秉持着“开挖不允许超挖,欠挖控制在项目管理规定允许范围内”的原则。沙河抽蓄电站项目洞挖多,工作面复杂、作业难度大,洞内视线差、信号差,测量精准度要求高,针对这一系列难题,在开工以来测量队员坚持至少每三个循环参与一次周边孔放样检查,现场测量每个循环放样时同步标注超欠部位,并在每周生产例会上实时反馈各部位超欠挖情况,多措并举严守超欠挖控制的红线。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这是测量队日常工作的真实写照,他们用精准的数据编织着工程的骨架,用高度的责任感守护着施工现场的安宁。在施工过程中定期对关键点位进行监测,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通过监测边坡稳定性、沉降情况等,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为施工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质量控制 工程建设的稳固之基

沙河抽水蓄能电站是勉县首个百亿级工程,是优化区域能源结构、推进绿色产业发展、保障能源消纳安全的重要途径,也是目前中国电建集团内唯一由施工企业控股投资的抽蓄项目。为将沙河抽蓄电站打造为标杆工程、精品工程,测量队作为工程顺利推进的先行者,严把质量关,全过程谨遵一公司/中西非公司“砼测量、洞挖测量、明挖测量”三个深化工作标准,为项目各施工部位提供了精准测量技术保障。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这句古语形象地说明了精确测量在施工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测量不仅是确保工程按设计要求准确实施的基础,也是保障沙河抽蓄电站工程质量、安全和成本控制的重要手段。测量数据作为质量控制的重要依据,可通过有效控制超欠挖,减少材料浪费和二次处理成本,还可降低工程总成本。项目部根据测量结果,持续优化施工方案和爆破参数,提高开挖效率和质量。测量队在沙河明挖、洞挖超欠挖控制中不仅提供了精确的数据支持,还通过实时监控、反馈和优化,确保了施工质量和安全,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

“再多增加几个观测点。”为确保设计轮廓线在施工现场的准确放样,测量队采用广撒网策略。为减少因放样误差导致的超欠挖,测量队通过高精度测量仪器,如全站仪、激光扫描仪等,提高开挖位置的定位精度,确保钻孔和爆破作业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实时监控开挖过程中的超欠挖情况,及时发现偏差并进行调整。过程中及时将测量数据反馈给施工团队,指导后续施工,根据实际情况优化开挖参数和爆破设计,减少超欠挖现象。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根据测量数据,优化施工方法和工艺,在通风兼安全洞、进厂交通洞等洞挖部位采用光面爆破技术,控制爆破效果,以达到减少超欠挖的目的。

作为坚守一线多年的“测量老人”,陈刚深知测量工作的艰辛。他常教导年轻的测量队员:“测量是一项又苦又累的体力活,也是一项严谨细致的脑力活,一点小小的失误,都可能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和进度,所以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能够参建沙河抽水蓄能电站,测量队员们倍感压力的同时,又觉得十分骄傲。沙河抽蓄电站项目是《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十四五”重点实施项目,电站设计的年发电量约为19.39亿千瓦时,这将显著提升西北地区的电力供应能力。电站建成后,每年可促进消纳富余风电、光伏发电量10亿千瓦时,年均节约标煤约3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78.3万吨。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成沙河抽蓄电站,幕后有千千万万个像沙河项目测量队建设者坚守在本职岗位上为之奉献。

尺规作矩,丈量巴山深意;笔墨为锋,绘就汉水新篇。这支测量团队,用他们的匠心和执着在复杂的数据中编织出精准的蓝图,用精准的数据为沙河抽水蓄能电站保驾护航,和所有参建人员共同用高度的责任感努力将其建设成为水电三局、中国电建甚至现代水利事业的一张亮丽名片。

【打印】 【关闭】